大型CNC加工涉及重型設備、高速運動和復雜工藝,安全風險較高,必須嚴格遵守操作規程。以下是關鍵安全注意事項,涵蓋人員防護、設備操作、環境管理等方面:
一、人員安全防護
個人防護裝備(PPE)
必須穿戴:
防沖擊護目鏡(防止金屬碎屑飛濺)。
安全鞋(防砸、防滑,鋼頭鞋≥200J抗沖擊)。
緊身工作服(避免衣物卷入旋轉部件)。
按需佩戴:
防噪耳塞(噪音>85dB時,如銑削鋁合金)。
防塵口罩(加工石墨、復合材料時)。
耐高溫手套(僅用于搬運工件,嚴禁戴手套操作機床)。
行為規范
禁止倚靠或觸摸運動中的機床部件(如主軸、工作臺)。
長發必須盤起,首飾、手表等全部取下。
加工過程中嚴禁擅自離開控制臺。
二、設備操作安全
加工前檢查
機床狀態:
確認急停按鈕功能正常。
檢查導軌/絲杠潤滑是否充足(油量≥80%)。
驗證氣壓/液壓系統壓力穩定(如夾具壓力≥0.5MPa)。
刀具與工件:
刀具裝夾長度≤4倍直徑,確保夾緊力達標(HSK刀柄需>15kN)。
工件裝夾后,手動晃動確認無松動。
程序安全驗證
首次運行程序必須進行空刀模擬(關閉主軸和進給)。
使用單段模式低速試切,觀察刀具路徑是否異常。
設置軟限位(比機床硬限位小5~10mm)。
加工中監控
主軸負載監控:異常電流波動(如超過額定值120%)立即停機。
切削液流量≥20L/min,防止高溫火花。
嚴禁徒手清理切屑(需用鉤子或專用工具)。
三、大型工件特殊風險控制
吊裝安全
使用起重機時,工件重量≤吊具額定載荷的80%。
吊裝前檢查鋼絲繩磨損(斷絲數≤總絲數10%)。
工件懸空時,人員撤離至2米外。
裝夾防變形
薄壁件需均勻施壓(如多點液壓夾具)。
鑄件/焊接件先釋放應力再加工。
四、電氣與消防安全
電氣安全
定期檢查電纜絕緣(阻值>1MΩ)。
緊急斷電后,必須等待電容放電完成(≥5分鐘)再檢修。
防火措施
加工鎂合金、鈦合金時,配備D類滅火器(嚴禁用水)。
切削液濃度保持5%~10%(防止細菌滋生導致易燃氣體)。
五、環境與應急管理
車間布局
機床間距≥1.5米,通道寬度≥2米(應急逃生要求)。
地面油污及時清理(防滑系數≥0.5)。
應急處理
觸電:立即斷電,使用絕緣桿移開電源。
機械傷害:按下急停,止血并呼叫醫療支援。
火災:切斷電源,使用干粉滅火器(油類火禁用泡沫)。
六、維護保養安全
停機維護
懸掛“禁止啟動”警示牌,并上鎖(LOTO制度)。
維修主軸時使用專用支撐架(防止下落)。
刀具更換
確認主軸完全停止(轉速顯示0rpm)后再操作。
廢棄刀具裝入專用容器(防止割傷)。
七、培訓與管理
操作人員必須持證上崗(如ISO 16090認證)。
每季度開展安全演練(包括火災、機械傷害場景)。
建立隱患報告制度(如導軌異常磨損需48小時內處理)。
大型CNC加工安全的核心是預防為主、規范操作、全員參與。建議將本清單張貼于車間顯眼位置,并定期更新補充。遇到不確定的風險時,務必執行“Stop Work”原則,待隱患排除后再繼續作業。
熱門關鍵詞:大型機械加工、大型龍門CNC加工、大型數控龍門銑加工、龍門磨床加工、鏜床加工、大型機架焊接加工